咨询热线:400-1010-123
范莎学院是加拿大第六大公立学院,现有17,000名全职学生以及40,000走读生。有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1700名国际生,中国学生600人,占全职学生的3.5%。范莎学院开设的课程包括:研究生证书,本科学位,大专文凭共计200多个专业,专业涵盖商科,旅游酒店,设计,健康,理工科,传媒,计算机以及运输等多个领域。 目前范莎对于中国学生最具吸引的是与同城的被誉为“加拿大哈佛”的韦仕敦大学(原西安大略大学)签署的双录取协议,即学生无需雅思或托福,只需在范莎学院完成ESL英文班五级,并且达到80% 的成绩就可以进入韦仕敦大学的任何本科专业就读。 另外,范莎学院有近50个带薪实习专业,为学生提供获得社会实践的机会。真是棒棒哒有木有,那么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范莎学院的详细情况吧!
你了解加拿大范莎学院吗
1它的位置
加拿大第六大公立学院,位于安大略省西南部的伦敦市,距多伦多以及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均为2个小时的车程,周边有三个地方与美国接壤。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2主要校区
范莎学院共有五个校区(London主校区,Downtown市中心校区,Simcoe 校区,St.Thomas校区,Woodstock校区)和两个教学中心(飞机修理中心,应用运输技术中心),主校区占地41万平方米,拥有11座教学楼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3这里的学生
现有17,000名全职学生以及40000走读生。有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1700名国际生,中国学生600人,占全职学生的3.5%。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4开设学科
范莎学院开设的课程包括:研究生证书,本科学位,大专文凭共计200多个专业,专业涵盖商科,旅游酒店,设计,健康,理工科,传媒,计算机以及运输等多个领域。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来看看在这里读书的优势
学校荣誉杠杠的
|
|
|
|
院校合作
就业情况
2013 | 2014 | 2015 | |
就业率 | 85.8 | 86.4 | 87.5 |
安省平均值 | 83.6 | 83.4 | 84 |
毕业生满意度 | 81.1 | 81.4 | 82.2 |
范莎学院87.5%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半年之内找到工作,比安大略省的平均值高出3.5%。另外,雇主对于学生的满意度,以及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都名列前茅。
电子工程技术,电子工程师,制造工程师,实用工程原理,土木工程,建筑工程,建筑工程技术管理,建筑工程监理,高级电影制作,商务沟通与公共关系,时装设计,平面设计,室内装潢,景观设计,医疗放射技术,助理药剂师,实用护理,儿童早期教育,计算机程序分析,计算机信息技术,会计,市场,国际商务管理,市场营销管理,项目管理,机械工程师,烹饪管理,餐饮管理,旅游管理,汽车维修。
小伙伴的分享
范莎学院2014年会计专业毕业生
黎同学
就读专业:会计
范莎学院课程实用性高,师资赞
在花园城市维多利亚读完高中,带着将来能进入西安大略大学读书的梦想,2013年1月,我来到了范莎学院,就读会计大专专业。范莎的会计专业开学很灵活,而且也有暑期课程,这让我连续修了四个学期,2014年9月份就转入了西大,从三年级开始,继续就读会计本科,现在,我已经向滑铁卢大学递交了硕士学位的申请(Master of Taxation),并且2016年夏季,我就能顺利的从西大毕业了。范莎学院的课程实用性很高,这些课程很大程度上辅助了我在西大的课程。例如税法课,范莎的老师会与我们一起做案例,教我们怎么上网报税,以及很多实际操作的内容;西大的老师是直接分配了五个报税的作业,完成后算入考试成绩。如果没有在范莎的学习,我不可能顺利完成这门课程并取得高分的。范莎学院师资也很赞,小班授课,互动很多,教授记得住每个学生的名字,我现在申请硕士的推荐信就是由两位范莎学院的老师为我提供的。
寄宿生活有效提高英语能力,更快融入加拿大文化
范莎学院还帮助学生安排入住寄宿家庭,我就一直住在学校安排的加拿大本地人的家庭中,直到我从范莎毕业才搬出来。这对我的英文的提高和更快的融入加拿大文化,起到了关键的作用。因此在西安大略大学就读的过程中,我的英文就会显得有优势一点儿,毕竟和寄宿家庭在一起久了,思维会更本地化一些,在学习上就很舒畅和舒服,没有遇到过什么障碍。
大学深造和提升的完美跳板
最后我想说,如果你想转入大学,范莎学院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起步,我的很多同学读完范莎之后,转去西安大略大学继续就读本科,会计、金融、人力资源管理等等这些专业,选择的范围是非常广的。从学费这个角度来讲,范莎一个学期是七千加币,西安大略大学一个学期就要一万多加币,而且范莎有暑期课程,大大的缩短了就读时间,因此无论是学费还是生活费都节省了很多。
适合自己的,才是最好!
徐同学
就读专业:金融
简介:2011年8月来加拿大,就读于范莎学院金融专业(Business-Finance)。在校期间,曾担任国际学生办公室学生大使,体育部门工作,和Peer Tutor(辅导学生指定课程)工作。凭借着优异的学业成绩,出色的领导能力,以及积极参与各种志愿者活动,因此成为唯一同时获得2012 Citifinancial Canada Inc. Award和2012 London Life Academic Award的国际学生,并且参与伦敦市政府教育宣传片(Choose London Canada) 拍摄。 读书期间,同时在TD Canada Trust(加拿大道明银行) 担任客户服务代表。2013年4月顺利从范莎学院毕业,并且取得Canadian Securities Course(CSC)证书,Canadian Investment Funds Course证书和LLQP Certificate证书,同年8月开始就任于RBC Royal Bank(加拿大皇家银行)账户经理一职。
2013年8月,是我在枫叶之国-加拿大整整两年的时间。回首这两年的留学生活,全部都是满满的幸福和沉甸甸的感激;一路走来,面临过很多次选择,范莎老师们的教诲,工作中同事们的指点,社区工作人员的提醒,总能让我做出最适合自己情况的选择,也让我明白了一点——合适的自己的,才是最好!
排名还是务实?以新的眼光审视学校
加拿大一直以高标准的教育质量为优势,很多留学生选择加拿大,也正是因为这一点。然而国内的家长们在帮孩子选择学校时,大多以“排名”“名气”作为最重要的标准。2011年当我拿着UWO商科录取通知书满怀欣喜的来到这里,很快就发现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。首先,和学院相比,大学有着高昂的学费和不菲的书费,对于国内的工薪家庭来说,无疑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。其次,我在国内已经完成大学本科,因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限制,所以无法直接申请加拿大的研究生,如果再次选择新的专业,意味着又要花去四年的时间。
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,正在我左右为难的境况下,范莎国际学生办公室老师的一席话让我斐然醒悟。求学的最终目的,是为了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,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。在整体教育质量都很高的加拿大,对于学校的选择,绝不是依据名气,而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,分析兴趣爱好以及优势所在,绝不能以国内对高等教育的眼光审视这里的高校。明白这点之后,我毅然放弃大学录取书,申请范莎学院的金融专业,一个最适合自身情况的学校,一个最务实的决定。
金钱还是经验?以新的角度思考问题
除了学习和生活,打工成为留学生之间又一个热门话题。身边的朋友们在餐馆洗洗盘子、端端菜,不用说每个月都有一笔收入,单是客人们给的小费,就让生活小滋润一把。看着自己课表的空白处,我问自己:究竟我要做什么,才让这些课余时间更有意义和价值呢?
在加拿大,雇主招聘雇员时,十分看重员工以往的相关工作经历,同时他们认为,如果一个人热衷于参加志愿者活动,分享自己的私人时间,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、回报社区,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。面对餐馆打工挣零花钱的诱惑,我选择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。我和范莎老师们一起组建“范莎中国学生之家”,每期举办讲座和各种活动,为留学生营造一个新的家;参与国际学生办公室春节联欢晚会,和朋友们一起拍摄视频、主持晚会;参与学校的Mentor Program,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经验;为当地华人报纸写稿件,报道伦敦的实时消息;参与伦敦图书馆和其他社区的志愿活动。
通过这些活动,一方面我尽自己的能力,为他人提供帮助、回报社区;对我自己而言,我的英语,尤其是口语有了极大提高;认识新朋友、拓宽了人脉;更重要的是积累经验,在后来的工作面试中,这些经历成为我宝贵的财富,获得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。我让自己的课余时间,真正有价值、有意义了。
投资还是省钱?以新的高度看待发展
在加拿大,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,依据专业自身要求不同,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考取本专业的相关证书。但是注册课程、报名考试的花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。同时,考证考试的难度自然要比学校里面考试的难度大,因此很多同学选择暂时不考。
在面临这个选择的时候,我也曾犹豫过,范莎学院的专业负责人一席话给我提醒。因此在校期间,我完成了Canadian Securities Course(CSC)(加拿大证券行业的证书),Canadian Investment Funds Course(加拿大证券投资基金行业证书)和LLQP Certificate(加拿大保险行业的证书),这些证书在日后找工作中,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他们就像一块块敲门砖,向雇主证实我的专业水平,为我创造一个更高的就业平台。这是一种对自己的投资,这种投资的价值,在我现在的工作中不断显现。范莎学院的老师们,不仅有着精湛的专业知识,丰富的教学经验,更对本专业就业情况、工作环境有着深厚了解,每次当我遇到困惑时,总是不忘寻求老师的指点。
爱的回归线
2013年初,我参与伦敦市政府教育宣传片的拍摄,作为范莎学院唯一学生代表,面对镜头说出我的心声:“I love London, it is my second home”。 范莎学院的国际办公室,就是我心里最温暖、最温馨的小家。这里有着来自不同国家的老师,无论何时何地,当我需要帮助时,总能发现他们一双双有力的大手,在背后给予我最全力的支持、最肯定的鼓励。
如今我已经从学校毕业,开始在RBC Royal Bank担任(Account Manager/CSR)账户经理一职。工作中,我用心体贴着每一位客户,尽我所能的帮助他们,选择最适合的银行产品,和最务实的理财建议,希望这一份贴心的关爱可以传的更远。而我无论工作多忙,都会常回“家”看看,因为这里有着最亲爱的人们-范莎的老师们。